• 沒有找到結果。

4-9 海上絲路的課程設計

在文檔中 Gu@j|pev EQG~peGi (頁 83-101)

耿慧玲

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

大綱

壹、 緣起

貳、 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的興起與衰落 一、 陸上絲路

二、 海上絲路

參、 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的差異 肆、 台灣的發展與海上絲路 伍、 計畫具體實施策略

陸、 結論--計畫實施之初步成果

壹、緣起

海上絲路課程設計,是朝陽科技大學推行教育部「提升大學基礎 教育計畫」中子計畫「海上絲路文化探索」中對於課程的一個規劃 與設計。本計畫規劃的主要目在加強朝陽科技大學在技職教育的歷 史課程中的地理教育。設計的核心理念如下:

一、人在世界上,必然佔有一定的空間,並經歷一段時間,兩者不 可偏廢,方能保有生命的意義。此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即地理與歷 史的結合,此即中國古代史家所強調的「左圖右史」,要求史家 必須兼顧時間與空間對於人的影響,在後世分科教育下,歷史與

地理逐漸各自發展成為兩個不相隸屬的學科,由於無法整合成一 門學科,歷史與地理的傳授便很容易的變成技藝的傳授,無法達 到教育令人能充實人格的積極目的。尤其今日世界已逐漸以地球 村之發展為中心,各地區間整合之狀況益形重要,一個現代社會 的大學畢業生在進入社會服務後,必須要有掌握周邊空間環境之 能力,亦必須要有相當的國際觀與歷史知識,方能在開放的空間 裡,盡心的發展潛能,因此,規劃一個歷史地理的課程,加強學 生的人文教育是主要的目的。

二、朝陽科技大學為一科技大學,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 業高中及專科學校,學生在入學之際,已有較一般大學深厚之專 業能力,故本校對於教育之定位,希望能在增進其專業智能外,

更能教育其具有全面性的通識能力,超脫出技工或技師的的限 制,在現代的社會中,能有充分的知識能力從事職業上的發展。

由於歷史教育能夠建立學生在思考事物時搭配時間縱度的立體 思考能力,對於學生原習於平面的思考有相當大的助益;故而擬 加強學生的歷史教育。然,技職體系的學生,在原本的專業教育 下,一向對於人文的統合教育缺乏經驗與興趣,定制的課程無法 吸引學生的興趣,必須規劃一個新鮮的統合課程,方能引領學生 學習。

三、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,如何正確的理解台灣在世界上的地位與 角色,是即將進入社會的技職學生們,開拓生涯必須立即面臨的

問題,因此,以台灣為承軸的周邊地區的歷史地理是一個可以切 入的角度,臺灣處於海上絲路的中心位置,是所謂西、東洋針路 的分界點,海上絲路的歷史發展,對於台灣有深切的影響。所謂 絲路原本是指漢代經過西域(新疆)地區運送絲綢到西方的交通 路線,1這條路線因為安息的壟斷,地理環境的艱困,雖然形成較 早,但在東漢以後,便已不能自由通行。而所謂的海上絲路大致 上又可分為通過東海(今黃海)與朝鮮、日本交通的北方海上絲 路和通過南海與東南亞、南亞乃至於歐洲交通的南方絲路。臺灣 地位的興起,與海上絲路的蓬勃發展有相當密切的關聯。因此,

台灣近代地位的改變一直與海上的貿易有關,開設海上絲路課 程,可引導學生正確的瞭解台灣在歷史與地理的相互關係中與四 鄰的交互作用。

貳、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的興起與衰落 一、陸上絲路

絲路名稱的出現是在 1877 年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(Ferdinand von Richthofen)2在他的《中國》一書中所首次提出的概念,在書中,李 希霍芬以「絲路」描述從中國到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,以及與印度之 間的交通。事實上,這條交通路線就是歷史時期的國際貿易線,其主要

1事實上,今日絲路的這個名詞已經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代名詞;其範圍也不再只限於中國西北地區 與西方之交通路線。

2李希霍芬是德國地理學家、地質學家,近代早期中國地學研究專家。1833 年 5 月 5 日生於普魯士上 西里西亞卡爾斯魯赫(今屬波蘭)。1856 年畢業于柏林大學。曾任柏林國際地理學會會長、柏林大學 校長、波恩大學地質學教授、萊比錫大學地理學教授等。1905 年 10 月 6 日在柏林逝世。

的貿易商品是中國的絲綢。這條路線在西漢時代就已經成為一條穩定的 交通路線,全長大約7000 餘公里,東起中國長安經過中亞與西亞達歐洲 地中海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,其路線大致可以分為東段、中段與西 段,東段與中段屬於中國域內的交通,西段則是中國域外交通,3印度與 阿拉伯商人經由這一條貿易路線,居間中介將東西方的商品作了大規模 的交流,一般來說,輸入西方的有絲綢、茶葉、瓷器、漆器、金銀器皿、

鐵器、造紙、印刷術、火藥、羅盤針;輸入中國的則有香料、藥材、畜 產品、玻璃、珠寶、象牙、良馬、和棉花、苜蓿等植物等等。4這些商品 固然一定程度的進行文明之間的交流,促使文明的發展,如中國輸出的 造紙、印刷術、火藥及羅盤,即造成西方文明大幅度的進步,但是輸入 中國的除了一部份的植物外,大都屬於奢侈品,這和中國的農業生產方 式、社會結構有一定程度的關係,因此,對於中國而言,絲路是上層社 會的特殊消費性需要,雖具有相當高的商業利潤,但是對一般以農業為 主要生產及生活人民的影響不大。雖然如此,經由這樣長期的交通與貿 易,仍可使得東西方的文明達到相對的平衡。而在這條路線上的國家,

均因為頻繁的商貿關係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富庶經濟效應。但是科技與政

3絲路東段與中段都屬於中國域內的交通,其東段路線如下:長安→渭水流域→隴山地區→靖遠→西 寧→河西走廊(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敦煌);絲路中段又分為三條路線:南道:陽關→崑崙山北麓→

塔克拉瑪干南緣(鄯善→且莫→民豐→和闐→皮山→莎車→喀什),北道(中道):玉門關→塔克拉瑪 干北緣→天山南麓→蔥嶺(土魯番[及今交河、古高昌地]→和碩→焉耆→庫爾勤[渠犁]→庫車[龜茲]

→阿克蘇→疏勒),新北道:敦煌→庭州(吉木薩爾)→輪臺(米泉)→昌吉→精河→弓月城(霍城)。

南道:與中段南道接,越過蔥嶺到阿富汗瓦罕→巴基斯坦白沙瓦→印度或沿印度河到阿拉伯灣;中道:

與中段中道接,越蔥嶺到大宛→康居郅支城(蘇聯江布爾)→波斯→羅馬帝國;北道:與中段新北道 接,由碎葉城向西,怛羅斯→裏海北→黑海→君士坦丁堡。

4 李明偉,〈中國歷史上的貿易之路〉,《絲綢之路貿易史研究》,(蘭州,甘肅人民出版社,1991 年一 版一刷,頁 39∼41),頁 40∼41。

治、社會的改變,尤其是科技上的改進使得船隻有能力穿過大洋,在長 期航行在無邊記得海洋上能夠得到適當的補給,船運的負載量便對於增 加商業的貿易額有絕對的幫助,這使得陸上的絲綢之路逐漸為海上絲路 所取代。

二、中國古代的海上交通

以中國的立場來說,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主要有二:一為東海航線,

由登州、揚州、明州出發至朝鮮及日本;另一為南海航線,由泉州、廣 州出發至中南半島、印度、阿拉伯及東非等地。這交通線上除了以絲綢 作主要的貿易商品外,瓷器、陶器、香料等貨物亦是主要貿易項目,故 後世學者對此路線各有不同的名稱,分別有「絲瓷之路」、「陶瓷之路」、

「香料之路」、「香絲之路」等稱號,最後以日本學者三杉隆敏所定的「海 上絲綢之路」為統一稱號。

李明偉在〈中國歷史上的貿易之路〉中敘述:

12 世紀後半時的旅行家伊本•裘巴爾和 14 世紀旅行家伊本•拔圖 塔以及其他猶太商人都在旅行記中提到:在著名的紅海之港愛札 布,從十世紀起,由中國經印度轉來的陶瓷就占所有商品的第一位。

可見從唐宋時代起,中國陶瓷通過陸路、海路已大量運銷世界各地。

我們從明代陶瓷的出口量中也可窺見陶瓷貿易額之巨。如洪武八年

(1375)中國以瓷器 69,500 多件與琉球易馬;鄭和下西洋時 62 隻 巨舶中除絲綢外,主要是瓷器;1641 年 7 月從福州出發的一艘海船

裝運瓷器2,700 件去日本;同年十月,大小海船 97 艘到長崎,運送 瓷器二萬餘件。到清代中國陶瓷年出口量已達五千擔。陶瓷已經成 為唐宋以來中國政府財政平衡,支付手段的主要項目。5

可見這條路線所產生的貿易效應,不僅對於中國經濟與財政上有幫 助,對於西方的歐洲、阿拉伯甚至印度、東南亞各國的經濟都有相當的 助益。這條海上的路線大抵由廣州、泉州、明州、交州6等港啟航,向東 北亞的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的呂宋、爪哇、蘇門答臘、加里曼丹(婆羅 洲)、蘇拉威西(西里伯斯)、泰國、越南,或過馬六甲海峽至緬甸、印 度、錫蘭、巴基斯坦,經波斯灣、紅海至東非沿岸,再由阿拉伯、威尼 斯或熱內亞商人將貨物轉運至地中海各國。

據《漢書》卷二十八〈地理志〉,漢武帝時(公元前140∼前 87 年),

中國的海船就從雷州半島的徐聞7、合浦8出發,帶大批黃金和絲織品途經 都元國(越南峴港)、邑盧沒國(泰國叻丕)、諶離國(緬甸丹那沙林)

和甘都盧國(緬甸卑謬),航行到印度洋的印度半島南部的黃支國(今康 契普拉姆)。也就是說,中國海船是沿印度支那半島的海岸線航行,經過 越南的峴港,入暹羅灣,經泰國叻丕到馬來半島東海岸登陸,經緬甸的 丹那沙林到卑謬再換船續航,沿孟加拉灣海岸航行到印度。返航時,從 已程不國(今斯里蘭卡)通過馬六甲海峽,經皮宗(蘇門答臘)返回中

5 見李明偉〈中國歷史上的貿易之路〉,《絲綢之路貿易史研究》,頁 45。

6 在古代,今越南境內的交趾、日南以及今緬甸境內的蘇婆那司(Sobanas,毛淡棉港)都是外國海船 通往我國的門戶,也是我國西南通往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的出海口和重要海港。

7 徐聞就是現今雷州半島南端的徐聞縣,隔著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對。(同上)

8 合浦即今雷州半島以西的合浦縣。(同上)

在文檔中 Gu@j|pev EQG~peGi (頁 83-101)

相關文件